
中国专家率先将针刺麻醉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25日披露,该院率先将针刺麻醉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术。两根银针在手前臂穴位针刺下,患者安然接受手术。据悉,将针刺麻醉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术此前未有过报道。
医生针刺位于腕部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经上的两个穴位,不仅为患者止痛,还稳定了患者的心脏状况。 沈莉 摄
首位在岳阳医院接受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三年前接受一微创手术局部麻醉时,对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产生了严重过敏反应,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才脱离危险。这位患者需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治疗。据介绍,常规心内科医生进行冠脉造影术时,需要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
岳阳医院心内科主任樊民与中国针麻专家、岳阳医院院长周嘉及针灸科主任李璟充分讨论病情后,决定采用针刺麻醉为患者进行行冠脉造影术。据悉,手术前,李璟主任在患者左前臂相关穴位上准确地将2根银针沿皮刺入,随后,在电针持续刺激穴位下,医生们为患者右手桡动脉进行穿刺、置管,成功完成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检查。据悉,整个手术过程,患者始终无明显痛感,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术后也无疼痛不适。
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工作者把针灸应用于外科手术的原始创新。上世纪70年代,针刺麻醉技术走向了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目睹了针麻手术的神奇效果。他回国时,带走了针灸术的信息,美国掀起了“针灸热”。刺麻醉研究成果曾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中国医学科学研究五项重大成果之一。
周嘉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为了让手术顺利进行,针刺麻醉中,医生会针刺位于腕部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经上的两个穴位,不仅为患者止痛,还稳定了患者的心脏状况,这是常规麻醉药所无法达到的麻醉效果。
25日上午,岳阳医院又进行了全球第二例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是位66岁的老伯。在针刺麻醉下,整个手术过程一气呵成,患者情绪平稳,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疼痛,术后无疼痛不适。当天岳阳医院还为第三例患者——66岁的徐阿婆,成功进行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