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龙被困驴友获救 收费救援能否拦住驴友?探险救援法律条款几空白
卧龙被困驴友获救
经过6天5夜的救援,10月10日下午,违规穿越卧龙无人区被困的3名驴友获救。12日,卧龙森林公安局对3人进行了处罚,除每人5000元的罚款外,3名被救人员还需共同承担4万余元的救援费用。
驴友被困事件屡见不鲜。在济南,12345市民服务热线大数据显示,仅龙洞景区,近5年发生的此类事件就有40多起。每次轰动全国的搜救事件发生后,都会引起关于是否应由“任性”驴友承担搜救费用的争论。除2016年对无锡男子邹际的那次特殊搜救外,此次卧龙无人区搜救,是国内首起由被救援者承担救援费用的案例。
从首次处罚到首次“收费”
今年“双节”假期期间,驴友被困卧龙无人区的消息一度让国人牵挂。10日下午4:30,经救援队伍6天5夜的努力,违规穿越卧龙无人区被困的3名驴友终于获救。此次救援共投入人力100余人次,卫星电话4部,产生生活物资、医疗药品、车辆及劳务费用总计64506.10元。
12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卧龙特区森林公安局决定给予驴友潘女士等3人每人5000元的林业行政罚款处罚。另外,救援费用中,被救援人员个人应承担的部分为42506.10元。
卧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一片乱石堆中,“龙眼沙漠遇难地”的木桩格外醒目。这里,曾经是一名试图穿越卧龙自然保护区驴友的遇难地,而类似的“墓碑”还有多处。然而,无论是山下的禁止进山告示牌,还是山上的遇难驴友“墓碑”,都无法阻止驴友的违规穿越。
此类事件层出不穷。2016年5月,27岁无锡男子邹际独自进入四川黑竹沟景区后音讯全无,家人及景区方面连续搜救17天未果,而后他居然现身拉萨。目前,黑竹沟景区对“主动失联”的邹际作出罚款1000元并承担搜救费用6.3万元的处理决定。
当时邹际从黑竹沟出来后,扔掉了两张手机卡,插上了一张提前准备好的虚拟手机卡,就此踏上了一段“失踪”之旅。如果将这次非常特殊的“无目标搜救”排除在外,本次卧龙无人区搜救事件,当是国内第一例由真正意义上的被救援人员承担救援费用的案例。
继续向前追溯。2015年10月,17名驴友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长滩河自然保护区露营时,因暴雨遇险被困。为救被困驴友,当地紧急出动100多名民警、消防员,派出200多名干部群众、40多名医生护士以及300多名后勤增援人员,出动80多台次各种车辆、冲锋舟,直接经济支出10万多元,这还不包括后续工作相关费用。当地相关部门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对每名驴友罚款1000元。这是我国首次对此类事件实施处罚。
“复旦18驴友”曾掀起讨论高潮
在此之前,即使是“明知故犯”地擅闯禁区,被救出后也不需承担任何代价和处罚。
据中国登山协会统计,2016年发生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总人数1268人,受伤事故114起,受伤人数146人,死亡事故54起,死亡人数64人,失踪事故3起,失踪人数3人,与2015年相比有大幅增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明确禁入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