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照分离”扩容 清理百余项行政许可
浦东新区率先开展的“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将向全国10个自贸试验区等推广
【“证照分离”】
原则——
▶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把营业执照与能分离的许可类证相分离,并根据地方实际采取其他管理办法,实现持照即可经营
▶对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事项,取消行政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允许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直接开展相关经营活动
改革试点实策——
▶涉及116个行政许可事项。其中10项完全取消审批,6项审批改为备案,26项改为告知承诺制,41项保留审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33项保留审批、强化准入监管,减少了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
▶“先照后证”把审批后置、平移,“证照分离”则清理这些被后置的审批选项。凡是该由市场调控的,就交由市场去调控。改变以审批发证为主要方式的传统管理体制,革除与审批发证相关联的寻租权力和不正当利益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25日在上海召开的“证照分离”现场会上表示,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的“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将向全国10个自贸试验区和具备条件的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新区等更大范围“扩容”。
据介绍,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年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涉及116个行政许可事项。其中10项完全取消审批,6项审批改为备案,26项改为告知承诺制,41项保留审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33项保留审批、强化准入监管,减少了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促进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马正其说,“证照分离”的原则之一是,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把营业执照与能分离的许可类证相分离,并根据地方实际采取其他管理办法,实现持照即可经营。努力从“重审批”转向“重监管”,将“证照分离”试点改革和“双告知”“双随机”抽查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