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重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今起正式施行

2017-06-01 10:41:23 | 上海在线 | www.SHOL.cc

建个马甲就能上网造谣,拉个团队就能批量刷单、当“黑粉”——在网络空间,这种乱象将成为“过去时”。6月1日,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下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

网络空间有虚拟性、开放性的特点,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无,开放更不是无法、无序。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还是网民,都必须遵守法律的底线,做到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互联网才能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据了解,作为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网络安全法》首次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目前,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与其他疆域一样,网络空间也须体现国家主权,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就是保障国家主权。

昨日,本报采访了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兴蜀,并邀请四川西川律师事务所主任黎昕为大家对《网络安全法》进行全面解读,看这部法律未来将从哪些方面产生作用。

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建立“1+X”监管体制

“中国是一个网络大国,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的法律制度,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的保护水平。”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安全法》将现行有效的网络安全监管体制法制化,明确了网信部门与其他相关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这种“1+X”的监管体制,符合当前互联网与现实社会全面融合的特点和我国监管需要。

此外,《网络安全法》用大量篇幅规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相关内容,进一步界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特别强调了要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同时对攻击、破坏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境外组织和个人规定相应的惩治措施等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公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比如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目前,已完成为期4个月的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检查工作,该项工作以自查、走访、远程检查等形式,查看了教育、环保、广电等20余个涉民生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点位,共清查了2000余家单位,收集确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近千个,初步建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现并协调处置70余家单位300多个高危以上安全漏洞。

本文共3页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王虹] [编辑:上海在线]
发表评论
更多新闻
上海在线 SHOL.CC
Copyright© 2018-2021 SHOL.c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