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劳动者”将如何影响未来就业市场?
■我国机器人制造日趋成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改革需要、用工成本高以及用工难等因素,共同推动各界对机器人劳动力的期待。
■记者了解到,当前“机器换人”所涉范围,已不局限于工业制造业,一些服务领域的人工岗位也开始被机器人劳动者悄然替代。
“五一”节,劳动者的节日。与此同时,一种“机器人劳动者”正日益引发社会关注。
4月26日,一名男子通过医疗智能机器人“棠宝”了解科室位置
工信部官网显示:浙江率先推进机器换人,计划自2013年起5年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称该项目至 2015年已累计减少普通劳动工人近200万人;安徽正抓紧推进“‘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广东、山东等地则都在自身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已有不少人工岗位被机器人劳动力替代。
“机器换人”遍地开花
节约支出
业内专家称,当前我国机器人制造技术日趋成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改革需要、用工成本高以及用工难等因素,共同推动各界对机器人劳动力的期待。
本文共3页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编辑:上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