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盈变巨亏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为哪般?

2017-02-11 23:16:52 | 上海在线 | www.SHOL.cc

2016年年度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渐近尾声,不少公司报喜的同时,一些上市公司大幅修正业绩,由预盈转预亏的“变脸”行为,却令投资者心寒。业内人士认为,对与业绩“变脸”伴生的违法违规现象,在加强监管管住大股东和中介机构的同时,也应从多维度为投资者维权困局求解。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频频

山东墨龙业绩“变脸”一事,近期受到市场广泛关注。3日,山东墨龙发布2016年业绩修正预告,公司预计2016年亏损4.8亿元至6.3亿元。然而,就在去年10月底,该公司披露年度利润盈利约为600万元至1200万元。

与山东墨龙类似,上市公司玩业绩“变脸”的还有不少。英飞拓1月14日修正2016年度业绩预告,将年度预计净利润由预盈6000万元至7000万元,修正为预计亏损4亿元至4.5亿元;天马精化由预盈修正为预亏2.5亿元至3.5亿元等。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A股已有2801家上市公司发布2016年年度业绩预告,其中129家公司存在业绩修正行为,10家公司修正后业绩预亏或续亏。此外,还有不少像驰宏锌锗这样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中还是盈利,到年度预告中就出现巨亏,也被部分市场人士归为业绩“变脸”。

深圳紫金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陈绍霞说,“从预盈几千万元,到预亏几亿元,显然是不正常的。”

业绩“变脸”或伴随违法违规

业界指出,不管是向好还是向差的业绩“变脸”,都有可能产生套利空间,甚至伴生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现象。

本文共3页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编辑:上海在线]
发表评论
更多新闻
上海在线 SHOL.CC
Copyright© 2018-2021 SHOL.c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