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敬父母无需名贵补品 寒冬养生顺其自然
春节将至,游子们都将陆续回乡,为了孝敬双亲,不少子女都会买上各种补品,甚至人参、冬虫夏草等名贵补药。“养生不一定要高级补品,很多老年人反而不适合。”成都市中医名医馆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曾上劼表示,大寒前后适合进补养生,但要顺应冬季的自然特性保阳气;固护阳气;清理秋季湿热秽浊余邪;躲避寒冷。
大寒过后 多吃肉补阳气
古代劳动人民在大寒期间,为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大寒作为一年中寒气最严重的时段,适合进补养生。当今的老年人更是注重养生,究竟该怎样在冬季闭藏、内养呢?
曾医生介绍,很多老年人有个共同的特点,怕冷。主要因为人衰老之后,新陈代谢减慢,很容易形成气血不足。加之冬季是一年中阳气闭藏的过程,人的阳气,也随着这种自然变化开始回收闭藏,因此人体的功能活动明显趋于下降。此时,老年人或者久病患者容易反应出抵抗能力不足,除了容易鼻塞、流涕、咳嗽、咯痰之外,还容易出现怕冷、手足寒冷等等症候。同时往往还容易出现心累、气短、腰腿酸软等阳气不足的证候特点。
“孝敬长辈不需购买名贵药品,特别是身体虚弱的老人根本不能大补。”曾医生却认为,不过,从大寒节气开始,阳气将逐渐攀升,这个时节适宜多吃辅助阳气、补足阳气的药物或药膳。曾主任说,人的衰老,从根本上说是肾的虚弱。冬季主闭藏,正是补肾抗衰老、健体魄的好时机,“多食一些羊、牛、鸡、鸭等肉类。”
本文共2页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邓婧] [编辑:上海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