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整治:特大城市如何破解拥堵“顽疾”
繁华的黄浦江畔,变化悄然发生——
自今年3月开展交通大整治以来,截至目前,上海全市违法停车报警数下降24.1%,拥堵类报警数下降17.1%;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4.27%、13.62%、46.69%;市区主干高架路、核心商圈拥堵日均减少1小时以上,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提速1倍以上。
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群众对整治成效表示满意。市民感慨,往日汹涌车流的喧嚣杂乱,渐变为守法、文明的“秩序之美”;堵车、乱鸣号、加塞并线少了,车辆守法礼让多了,路更好走了。
聚焦症结 “零容忍”杜绝“法不责众”
430余万辆机动车、650余万驾驶人、近1000万辆非机动车……全集中在6340平方公里的城区。对上海而言,交通拥堵是城市“顽疾”,更是市民之痛。
对此,上海市委、市政府围绕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补齐综合交通管理短板的决策,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作为其中一项主要举措。
“道路交通秩序混乱的各种成因中,交通违法行为占30%以上;高达80%的交通事故由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总队长邢培毅说。交通大整治紧紧围绕“整治违法”这一关键,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势。
向违法鸣号“出重拳”是整治举措之一。大整治之前,龙华医院门口违法鸣号现象严重,让医生和病人苦不堪言。随着大整治的深入,医院门口违法鸣号基本消失,医院门口车来车往、秩序井然。
本文共4页
[来源:新华网] [作者:邹伟 朱翃] [编辑:上海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