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天事业走过峥嵘60年 争取2025年实现航天强国目标
专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
自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至今,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峥嵘60年,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引领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
那么,中国离航天强国还有多远?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中国与航天强国相比仍有一段差距
问:走过一甲子的中国航天,与当今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相比处于什么水平?
雷凡培:在党和国家的关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经过60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了独立自主、完整配套的航天型号设计、研制、生产、试验和发射测控保障体系。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发射十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累计12人次顺利往返太空;探月工程圆满完成“绕”“落”目标;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全面建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诸多领域填补国内空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实施236次发射,现役火箭成功率达97.5%,成功发射各类卫星300余颗;在轨卫星达170余颗,初步建成由“通、导、遥”三大卫星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骨干体系;与30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100余项合作协定,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54次国际商业发射,向9个国家出口11颗卫星、提供12次搭载服务。中国航天取得辉煌成绩,已进入航天大国的行列。
本文共4页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编辑:上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