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 红军为什么没有成为“石达开第二”

2016-08-24 15:16:28 | 上海在线 | www.SHOL.cc

会理会议以后,中央红军继续北上,道路也更加艰险。抢渡大渡河,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又一次惊心动魄的军事行动。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中央红军是否会成为“石达开第二”。

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3万多太平军在此被清军剿灭。其实,当时中央红军同70多年前的太平军相比,形势更加严峻。因为红军到达的时间比当年太平军到达时间晚了半个月,河水上涨,河面宽达300多米,渡河非常困难。从上游泸定桥至下游安顺场渡口间数百公里,国民党军布防严密,并提前将所有船只、粮食和其他一切可用物资统统搜走。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为什么中央红军的处境更为险恶却能绝处逢生,没有重蹈石达开的覆辙?

红军战术指挥得当

作为太平天国杰出将领,石达开当年在大渡河边由于没有及时抢占铁索桥,往西北方向夺取泸定,也没有趁大渡河北岸没有清兵时迅速渡河,贻误了战机,最终兵败命陨于此。中央红军吸取了石达开的教训,灵活机动而又快速高效地应对敌情。

1935年5月21日,当中央红军到达冕宁后,从地下党那里了解到凉山地区的敌情,中革军委当即决定在泸沽兵分两路,主力为左翼,经彝族走廊前往安顺场渡口,抢渡大渡河;红5团为右翼,伪装成主力部队向大树堡挺进,以迷惑和钳制大树堡对面的敌军。

到达安顺场后,中央红军一部在此渡河,过河后沿河东岸朝北前进,主力则沿河西岸前进。两支部队夹河而上,抢夺泸定桥。

本文共3页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编辑:上海在线]
发表评论
更多新闻
上海在线 SHOL.CC
Copyright© 2018-2021 SHOL.c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